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清洗机的电极可以是平板式、圆柱形、和沿面放电型,放电初期都是由无数微小的放电丝组成,阻挡放电(DBD)有什么原理呢?
当高压被加在介质阻挡放电(DBD)等离子清洗机电极的两端时,阴极附近的气体会在电场作用下电离,并产生一定量的电子。在气体被完全击穿之前,这些电子会在电场当中加速,当能量达到或超过气体的电离能时,电子会成倍的增加,形成电子雪崩,在较短的时间内气体电离急剧增加,最终导致单个丝状放电的发生。
电子和离子飘移速度不同造成电荷分离,从而使局部电场在原电场基础上得到叠加,场强变大,每个微丝状放电的直径只有几十个到几百个纳米。
单个丝状放电是在放电气体间隙的某个位置发生,当丝状放电的两端电压低于击穿电压时,电流就会截止。
在DBD中它通常分为放电击穿、流光发展及放电消失三个阶段。微放电过程也是一个流光放电发生与消失的过程,所谓流光放电就是特指放电空间某一局部区域被高度电离并迅速传播的一种放电现象。
好了,对于介质阻挡丝状放电的原理有所了解了吗?利用这些特点,我们可以对很多材料表面进行改性,使材料表面更加清洁,或亲水、或疏水、或光滑、或粗糙。
微信同号:13328020789(本部)
昆山汉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网站地图 苏ICP备14036688号-8 Theme By maxl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