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伸件是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在正常生产加工中,用于冲压拉伸加工比较常见的是铁素体不锈钢和奥氏体不锈钢。在加工完成后随着拉伸加工程度大小,有可能在后续出现开裂的现象,从不锈钢材料的组织及性能分析来预防该种问题的发生。
一:奥氏体不锈钢的延迟开裂。(比如200系列、以304为代表的300系列等) 奥氏体不锈钢发生延迟开裂主要是因为它本身的组织决定的,奥氏体不锈钢的加工硬化程度比较大,奥氏体组织在拉伸后除了存在冷加工所造成的残余内应力外,还会在口部有部分发生马氏体相变,要防止口部发生破裂,就必须消除残余应力及消除马氏体组织,使他在高温下发生相变。奥氏体不锈钢以304为例,退火温度为1010—1050摄氏度,一般为了避免拉伸件整体退火的变形,只对拉伸件的口部进行退火,比较快捷的是高频退火。
二:铁素体不锈钢的延迟开裂。(比如以430为代表的400系列不锈钢,俗称不锈铁)铁素体不锈钢拉伸完后不发生相变,产品开裂主要是残余应力造成的,为了保证安全,从经验来来说,对于圆筒形拉伸件来说,当高径比大于或等于0.8时、直径大于等于300时,需要进行退火,当然,如果高径比小于0.8时有开裂的现象,应该马上安排退火。
使用不锈钢或铁素体不锈钢材料拉伸产品时,使用冲压拉伸油,可以降低产品的破损率,降低成本.冲压加工的润滑状态,是流体润滑和边界润滑共存的混合状态。如果只使用矿物油,油膜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油膜容易破裂,会引起金属与金属的接触,产生烧结。使用油性剂可以弥补这一不足。油性剂分子的一端含有羧基、羟基、酯基等极性基。这些极性基可使油性剂产生化学或物理吸附,在金属表面形成坚实的润滑膜,使润滑性能得以提高。
但当磨擦面的温度升高到一定温度时,油性剂吸附膜的分子排列会遭到破坏,失去润滑效果。此时,覆盖在两个金属表面的边界润滑膜消失,产生了金属之间直接接触。直接接触面积增加,磨擦能量便随之增加,从而导致温度上升,其结果容易发生所谓烧结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达到既使温度上升,仍能防止两个金属面直接接触的目的而使用的添加剂便是极压剂。极压剂是通过磨擦界面上产生的高温使其本身发生化学变化,在磨擦着的金属面上生成剪切力,并能起着有效保护作用的边界润滑膜。
做不锈钢金属五金制品拉伸,说一千道一万,设备、模具、拉伸油是关键因素,否则,再好的人员、技术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能做出高品质的产品。
金属加工制造行业数据统计:拉伸设备的设计寿命都在10年左右,其中既有设备本身的因素,也有过度使用和维护不当的原因.在金属拉伸加工过程中,选用拉伸油不当,很多设备加速损耗,有的仅仅只用了几年就瘫痪了,直接影响整个工厂的运作,利益无法最大化。
微信同号:13328020789(本部)
昆山西威迪高科有限公司所有 网站地图 苏ICP备14036688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