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裁模是冲压件的主要工艺设备,冲模是由冲模、冲模、下模进行相对运动。冲裁过程存在着多种机械运动,而各种机械运动对冲压工艺实现与冲压件质量的影响是不同的,因此,控制并灵活地应用于冲压模具设计中的机械运动,对于提高设计水平,保证冲压件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且冲压模加工中由于上下模之间不断分合,若操作工的手指不断进入或停留在模具闭合区内,将对其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模具主要部件、功能和安全要求。
工作件凹凸模:工作件的凸凹模是一种直接使坯料成形的工作零件,因而是模具中的关键零件。凸凹模不仅精密、复杂,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冲压过程中应具有足够强度,不会破裂或损坏;(2)对其材料和热处理要有适当的要求,以防止硬度过高而发生脆裂。
定位部件:定位零件是确定坯件安装位置的零件,有定位销(板),挡料销(板),导正销,导料板,定距侧刀,侧板等。在设计定位部件时,应考虑操作方便,不要过度定位,位置观察方便,最好使用前推位、外廓定位、导正销定位等。
3.压料、出料、出料件的压边、压边片、压料板等。
压边能对拉延坯料施加压边力,从而防止坯料在切向压力下拱起,产生褶皱。压盘的作用是防止毛坯移动和反弹。脱料器,卸料板的作用是方便卸料和清理废料。其支承装置是弹簧、橡胶及气垫推杆,可上下移动,顶出件要有足够的顶出力,且动作要有一定限度。卸料板应尽可能将封闭的地方或铣槽加工到作业位置。露出的卸料板四周应有防止手指伸进、异物进入、外露面应倒钝的防护板。
4.导向部件的导柱和导套是一种应用最为广泛的导向部件。它的作用是确保凸凹模在冲孔时具有精确的配合间隙。所以,导柱、导套间隙应小于冲裁间隙。在下模位置设置导柱,以确保在冲程下死点时,导柱的上端面最少5~10毫米,位于上模板顶部以上。导向柱应该远离模组和压料板的位置,这样操作手的手臂就不需要穿过导柱送出物料。
5.支撑和夹持件:包括上下模板,模具柄,凸凹模固定板,垫板,限制器等。上、下模版是冲模的基本部件,其它各类零件单独安装固定。样板的平面尺寸,特别是前、后方向要符合要求,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使用。
一些模具(落料、冲孔等)为了便于出件,需要在模架下安装垫板。此时衬垫和模板之间最好用螺钉连接在一起,两垫板的厚度应该绝对相等。衬垫的间距以能够出件为准,不要过大,以免损坏模板。
6.紧固件包括螺丝、螺母、弹簧、柱销、垫圈等,通常使用标准件。冲压模标准件数较多,设计选择时应确保紧固与弹性顶出,避免将紧固件暴露于表面操作位置,防止人手触碰、阻碍操作。
模具设计中的安全要点。
在结构上应尽可能保证进、定料、出料、清理废料。在加工小零件时,禁止操作人员的手指、手腕或身体的其它部分伸入模具内部操作;对于大尺寸零件的加工,如操作人员必须手在模具内操作,要尽量减少入模的范围,尽量缩短身体某一部位在模腔中停留的时间,同时要明确模具的危险区范围,配备必要的保护措施和设备。
模内各部件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损坏或变形,紧固件应采取防松措施,避免意外伤害操作人员。
加工过程中不得出现废料、工件飞弹现象,影响操作人员注意力,甚至造成操作人员受伤。此外,要避免冲裁件毛刺割伤人手。当操作人员进行冲裁时,不得有过大的动作幅度,避免出现使身体失去稳定的姿势;在工作时,不得做过多、过难的动作。在加工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强烈噪音及振动。模架设计应在总图上显示模具重量,方便安装,保证安全。重量超过20公斤零件应采取装卸措施,降低劳动强度。模具装拆件应方便安全,避免存在夹手、割手的可能性;模具要便于拆解储存。总而言之,即使很小的模具问题也会影响模具的安全性,只有在每项工作中具体问题分析后,才能在模具中提出安全注意事项。
上述有关冲压模设计中有关结构安全性的内容,模具设计时对尺寸精度要求较高。另外,还要考虑零件的加工工艺性及工艺精度,以确保模具的精确度和可行性。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欢迎垂询:13328020789
昆山汉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苏ICP备14036688号-8 Theme By maxlee